为你读诗·春分||平分春色,唤醒生命的诗章

发布者:赵红发布时间:2025-03-20浏览次数:10


春分

唐·刘长卿

日月阳阴两均天,玄鸟不辞桃花寒。

从来今日竖鸡子,川上良人放纸鸢。

春分,是光阴的对称轴,是天地间最温柔的平衡。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有言:“春分,二月中。分者,半也,此当九十日之半,故谓之分。”此时,阴阳相半,昼夜均长,万物在蓬勃中沉淀着秩序。

咏廿四气诗·春分二月中

【唐】元稹

二气莫交争,春分雨处行。

雨来看电影,云过听雷声。

山色连天碧,林花向日明。

梁间玄鸟语,欲似解人情。

春分,是时光的精准刻度。阳光直射赤道,大地褪去冬日的矜持,将生机平分给白昼与黑夜,仿佛天地在低语:万物皆需平衡,正如《道德经》所言“万物负阴而抱阳,冲气以为和”。老庄的哲思,在春分的节气里化作一草一木的呼吸,提醒我们以谦和之心顺应自然。

欧阳修笔下的春分,是千花百卉的盛宴:

踏莎行·雨霁风光

【宋】欧阳修

雨霁风光,春分天气,千花百卉争明媚。

画梁新燕一双双,玉笼鹦鹉愁孤睡。

薜荔依墙,莓苔满地,青楼几处歌声丽。

蓦然旧事上心来,无言敛皱眉山翠。

春雨过后,天空放晴,百花盛开,万紫千红。农人披蓑戴笠,在田间播撒希望;燕子衔泥筑巢,于画梁上编织梦想。天地间的能量在此刻迸发,万物以竞放的姿态回应着生命的召唤。

但是也不能掉以轻心,因为会遇上倒春寒。苏轼的《癸丑春分后雪》最能说明其中的变幻无常:

雪入春分省见稀,半开桃李不胜威。

应惭落地梅花识,却作漫天柳絮飞。

不分东君专节物,故将新巧发阴机。

从今造物尤难料,更暖须留御腊衣。

诗人以“柳絮飞”的比喻化解寒意,笑谈造化弄人。这恰似《庄子》中“安时而处顺”的智慧——即使在已经暖和的时候也要准备御寒衣物。春分的诗意,不仅在于繁花似锦,更在于“纵浪大化中,不喜亦不惧”的洒脱。

春分是劳动的号角,《诗经》中“春日载阳,有鸣仓庚”的图景,穿越千年仍鲜活如初。生命的丰饶,始于对时令的敬畏,成于勤勉的耕耘。

柳梢青·花朝春分

(清·顾贞观)

乍展芭蕉。欲眠杨柳,微谢樱桃。

谁把春光,平分一半,最惜今朝。

花前倍觉无聊。任冷落、珠钿翠翘。

趁取春光,还留一半,莫负今朝。

春分,是时光的隐喻,它提醒我们应该珍惜当下,过好每一天;春分,是自然的仪式,它告诉我们:真正的平衡,不是静止的均等,而是动态的和谐;

春分,是心灵的镜鉴,它劝勉我们,真正的希望,不是盲目的乐观,而是要有与困境共舞的勇气。

愿我们如古人一般,在春分的诗行里,读懂“天地位焉,万物育焉”(中庸)的深意,以诗意栖居,与光阴同行。